
回避型人格的人总觉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 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因而显得过分敏感和自卑。自尊心过低加上过分敏感,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拒绝,使得他们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那回避型人格要怎么改变?
1、正确的认知。有个心理学家曾经说,认知就是治愈了。你要看到自己目前的这种困境,并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如此,你的问题也好了一半了。
2、走出舒适区域。你想改变吗?你改变的欲望强烈吗?你想让你的生活变得不一样吗?走出第一步往往比较困难,但是接下来就会顺利了。你可以从一些小事情做起。比如在别人对你好的时候,接受,然后找机会回报,请吃个饭,或者送个礼物。走出那最困难的一步,你会发现唯有改变,带来力量。
3、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须从改变认识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4、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种有弊无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观绝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不利于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会加重。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一般人都较相信他们,并乐于与他们相处。指出自卑者的这些优点,不是要他们保持自卑,而是要使他们明白,自卑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绝望,认识这些优点可以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5、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或者不妨自问:“人人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如果怀着“豁出去了”的心理去从事自己的活动,事先不过多地体验失败后的情绪,就会产生自信心。
6、自我提升。要让一个原来对自己不自信的人突然改变认知,觉得自己非常棒,那也是不太可能的。可是人人都可以努力让自己更好,在这努力的过程中,在慢慢变好的过程中,你对生活的掌控感提升了,就慢慢能变得自信。
7、学会爱人。即使进入了一段亲密关系了,回避型的模式肯定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关系中,你更要学着去怎么爱人,去被爱。而以后有小孩了,,更要无条件的接纳他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是不求得到的去爱,是让他知道,无论他是怎样的,永远有人爱他,你永远会在他身边。是不要让孩子再像你一样体验这种不好的感受。
8、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通过体力上的劳动减轻精神压力。
9、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多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在公共场合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多与周围的人沟通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