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咸鸭蛋分为两种寓意,一是因为鸭蛋的外形 看起来接近椭圆形,因此人们认为在端午节这一天吃咸鸭蛋可以让一整年的时间里生活都圆圆满满。二是寓意是将煮熟的咸鸭蛋挂在小孩子的胸前,用5种颜色的丝线将装有咸鸭蛋的口袋扎紧,是个小孩子,在一年的生活当中可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并且还有着驱邪的作用。
端午节吃咸鸭蛋也是一大习俗,俗话有云:“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为端午节过后预示着炎热的夏天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再加上气候潮湿,病虫细菌活跃,容易引发众多疾病。端午节吃咸鸭蛋,可以祛毒,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认为咸鸭蛋的外表看上去非常像是一颗人类的心脏,而夏季到来了之后,天气温度会变高,而在那个年代也并没有风扇空调的存在,所以难免会闷热潮湿,尤其是南方地区湿气比较重,非常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细菌,从而引起身体不适,而在端午节吃咸鸭蛋,可以保护自己的身心不受到任何的伤害,平平安安的度过整个夏天,而端午节吃咸鸭蛋也就一直流传了下来,保存到了现在。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可以保护小孩子起到辟邪的作用。很多地区会在端午节这一天用一个网状的袋子将煮熟的咸鸭蛋或者是鸡蛋包起来,然后外面会系上5种颜色的丝线,挂在小孩子的胸前,据说这样的方法可以驱邪避害,保护自己家的小孩子可以平平安安,身体健康,不受到任何侵害困扰。
鸭蛋含有蛋白质、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维生素D、钙、钾、铁、磷等营养物质,鸭蛋中蛋白质的含量和鸡蛋一样,有强壮身体的作用。
从口感上而言,腌制后的鸭蛋也更加的香嫩可口。从中医上讲,咸入肾,鸭蛋本身性寒,属凉,腌制后更有滋阴养肾的功效。
中医认为,咸鸭蛋清肺火、降阴火功能比未腌制的鸭蛋更胜一筹,煮食可治愈泻痢。其中咸蛋黄油有明目养眼的功效,还可治小儿积食,外敷可治烫伤、湿疹。
若还想了解更多节日相关知识,点击【传统节日】查看吧!
